2012年3月3日 星期六

美國癌症醫學會2012統計報告


新案例
筆者看到美國癌症醫學會最新公布的統計資料發現,美國在2012年估計約有二十四萬一千七百四十人罹患攝護腺癌。美國黑人罹患攝護腺癌的比例仍明顯比白人高,在2008年其發生率分別是十萬分之兩百四十一及一百四十九,美國黑人與白人為何有這樣的差別目前真正的原因仍然不清楚。自從2004年以後,六十五歲以上男性攝護腺癌的發生率以每年2.7%比例下降,然而六十五歲以下的患者其年發生率則變化不大。

死亡人數
        2012年攝護腺癌是美國男性癌症的第二大殺手,估計有二萬八千一百七十人將死於攝護腺癌。自從1990年代初期開始迄今,不論是美國黑人或白人患者其死亡率皆逐年下降。雖然美國白人的死亡率下降不及美國黑人明顯,但黑人的死亡率仍為美國白人的兩倍。從2004年到2008年美國白人以年平均3%的比率下降而黑人則呈現3.5%的下降幅度。

危險因子
        目前有三大危險因子:年齡、非洲後裔及家族史。
(1) 大約60%的攝護腺癌患者診斷的年齡在六十五歲以上,五十歲以上的患者更高達97%
(2) 美國的黑人及非洲的牙買加後裔則為全世界發生攝護腺最高的族群。
(3) 基因的研究也發現有5%-10%的攝護腺癌患者有明顯的家族傾向。
此外,近來的研究也指出經常食用加工肉品或乳製品者罹患攝護腺的機率較高。而肥胖患者也較容易得到較嚴重的攝護腺癌。

攝護腺癌的預防
        化學預防是目前最被積極研究的領域。有兩種治療攝護腺肥大的藥物常被提到:(1) 波斯卡(finasteride, proscar) 、(2)適尿通(dutasteride, avordat) 。曾有國外大型的研究發現它們可以降低攝護腺癌約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的發生率。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2010年十二月顧慮到藥物的副作用及預防功效的不確定性,仍然否決了有關這兩種藥物預防攝護腺的適應症。

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篩檢
        截至目前為止美國癌症醫學會仍並不推薦例行性的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篩檢。
(1) 對於年齡五十歲以上,預估壽命大於十年且沒有高危險因子者,應該被充份告知攝護腺癌篩檢的優點及限制,及將可能面對不同治療策略的優缺點,讓病患來決定是否進行篩檢
(2) 然而對於具有較高危險因子的美國黑人或家族中有一位近親在六十五歲以前罹患攝護腺癌的人而言,他們應該在四十五歲前就被告知有關篩檢的相關資訊。
(3) 對於具有更高的危險因子的人(例如,家族中有多位近親皆在較年輕時即發現罹患攝護腺癌者),則討論攝護腺癌篩檢的相關議題應該提前到四十歲左右。

       
至於血清攝護腺特異抗原(PSA)篩檢是否真能降低攝護腺癌的死亡率,目前仍有爭議,雖然有兩篇歐洲方面的研究肯定血清攝護腺特異抗原檢測可以減少死亡的風險,然而根據美國的報告則無法證實其因果關係。
 目前努力的方向在尋找除PSA以外更新的癌症指標或是研究出更恰當的篩檢時機,及早發現高侵犯性的局部癌病並及早治療,同時對於病程變化較慢且具有較低風險死於攝護腺癌的初期腫瘤患者,應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檢查與過度治療。

高存活率
超過90%以上的患者其腫瘤大都局限在攝護腺內或僅侵犯攝護腺外層包膜或相鄰的貯精囊(即沒有淋巴結或遠處器官轉移),他們的五年相對存活率(relative survival rate)幾乎接近100%。近二十五年來,美國所有期別的攝護腺癌五年平均相對存活率從68%提升至近100%。最新的資料更發現十年及十五年的相對存活率亦分別高達98%91%。雖然如此,肥胖及抽煙的患者仍比一般患者有較高的風險死於攝護腺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