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攝護腺癌經積極監測的治療策略下,後續穿刺切片所得到的癌細胞格里森分數常出現不同的變化,
根據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在2011年臨床腫瘤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章發現,從1998年到2009年,共有377位攝護腺癌患者接受積極監測,其中有94%的患者他們的格里森分數是六分或六分以下,只有6%的患者格里森分數分數是七分。
在初次切片後這些患者的平均追蹤時間是54月。在確定積極監測後,第一次追蹤切片的結果有81位患者(21%)格里森分數增加了,另外有91位(24%)患者切片成陰性反應(也就是沒有看到癌細胞),198位(53%)患者其格里森分數不變,另有2%的患者格里森分數下降。
針對198位第一次追蹤切片格里森分數不變的患者,於第二次追蹤切片後,只有24位患者的格里森分數上升;即使到了第三次追蹤切片也仍有69位患者分數維持不變,僅有6位病患格里森分數增加。絕大多數(98%)切片証實惡化者,皆呈現出格里森分數3+4的癌病種類。
在91位患者第一次追蹤切片沒有發現到癌細胞者,但第二次追蹤切片後發現19位(21%)患者有癌細胞,到了第三次追蹤切片,43位患者中有13人有癌細胞。
總之,59%的病患因追蹤切片的格里森分數增加而開始接受確定性治療(手術或放射治療),初步觀察這些剛開始採積極監測,後因格里森評分增加才開始接受治療者的,其治療成效都非常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